我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是马尾福建船政学堂。1866年,船政大臣沈葆祯在福州设立了马尾船政学堂,这个学堂也是中国最早的海军学校。
马尾福建船政学堂
初建时称为“求是堂艺局”。为求人才,沈葆祯主持了求是堂艺局的首次录取考试,亲自为考试制定、批阅试卷,求是堂艺局首次录取考试的第一名考生就是后来成为北洋水师学堂教习的严复。
1867年,马尾造船厂建成后搬迁至马尾,遂改名为:船政学堂,分为前后两学堂。前学堂为制造学堂,又称“法语学堂”。目的是培育船舶制造和设计人才,主设有造船专业。开设有法语、基础数学、解析几何、微积分、物理、机械学、船体制造、蒸汽机制造等课程。优等生后被派往法国学习深造。
后学堂为驾驶学堂,亦称“英语学堂”旨在培养海上航行驾驶人员和海军船长,主要专业为驾驶专业,以后增设了轮机专业。下设英语、地理、航海天文、航海理论学等课程,学习优异者选送英国留学。学生称为艺童,堂长称为监督。
同年又在前学堂内增设一所技工学校——艺圃,艺圃的艺徒半天上课半天学习,学习期限3年,毕业后择其优者随前学堂学生赴法国各大船厂实习,其余分配于船政各厂。
船政学堂自1866年一路开办至1907年福建船政停办为止,毕业生共628名。辛亥革命后,船政前学堂于1913年改为海军制造学校,后学堂改为海军学校。
船政学堂初年要求严格,教授内容学、术并重,在当时的中国是最为现代化、最为西化的学校。其后各地先后成立的海军院校,俱以船政学堂为模式。
船政学堂著名毕业生
船政学堂第一届尤为人材辈出,以至有史学家称中日黄海海战为以一校一级战一国。就算到了民国成立后的中国海军,仍然存在的福建派别,亦是出于船政。
船政学堂著名毕业生:严复、邓世昌、魏翰、詹天佑、刘步蟾、林永升、林泰曾、叶祖圭、萨镇冰、程璧光、陈季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