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朝制度是什么意思

历史2023-01-15 11:31
外廷指的是正式的国家政府机构,由丞相领导。内廷指的是皇宫里面皇帝的私人随从组成的机构。汉初,行政由外廷负责,到汉武帝,内廷起主导作用。内廷一开始是政府正式官署的下属机构。

外廷指的是正式的国家政府机构,由丞相领导。内廷指的是皇宫里面皇帝的私人随从组成的机构。汉初,行政由外廷负责,到汉武帝,内廷起主导作用。内廷一开始是政府正式官署的下属机构。

内外朝制

“内外朝制”西汉武帝时期设置的一种平衡相权的政治制度。

内朝,又称中朝,中朝官由皇帝的近臣如侍中、常侍、给事中、尚书等组成,外朝官包括丞相以下的正规职官,为法定的正规机构。汉武帝设置内外朝制度,主要是利用内朝去平衡以丞相为首的外朝,从而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

外朝

西汉外朝官由丞相统领,丞相是全部外朝官的首长。凡国事,均先上丞相府,由丞相于府中召集六百石以上的官员会议,议定之后再以丞相的名义上奏皇帝裁可;凡大的人事变动、政策调整,也都是由丞相主持廷议,然后领衔上奏;皇帝的诏命,都必须下达给丞相,由丞相负责实施。

内朝

中朝官(内朝官)由大将军统领,至于侍中,常侍,散骑常侍、黄门侍郎以及光禄勋所属,谓之宿卫。宿卫近在皇帝身边,颇受皇帝信任。这些中朝官都是没有实际职掌的加官。加官是武帝发明的官制,虽无职掌,但因为皇帝所亲信,讲议朝政,奉诏治事,逐渐获取了原属丞相府的决策会议的权力。

影响

积极影响

中外朝制度建立后,汉武帝通过提拔贤良对策等方式,集中了一批有才干的近侍之臣,达到了以中御外、尊君抑臣的目的。中朝预政是朝廷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它加强了皇权对国家各方面的控制。

消极影响

随着中朝势力的膨胀,和皇帝最为亲密的宦官、外戚成为中朝的主宰,终于酿成新莽代汉的结局。东汉光武帝、明帝时吸取西汉覆亡的教训,对功臣、外戚防范甚严,不许他们进入宫禁,竭力把权势揽在自己手中。到了东汉中后期汉章帝以后,多位幼君继位,幼君依靠外戚、宦官治理朝政,他们逐渐取代尚书而成为中朝的支柱,外戚、宦官已经不可控制了。东汉王朝随着中朝势力被宦官、外戚把持逐渐走向衰落,直至土崩瓦解,内外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