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中秋节习俗主要包括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地方习俗还有燃灯、猜谜、观潮。
中秋节的来历是什么
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月节”,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在秋季祭祀月亮。当时,月亮被视为丰收的象征,人们会在秋季收获之后,祭祀月亮以表达对丰收的感谢和对未来的祈求。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民间习俗,也就是后来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起源还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与古代帝王有关。据传,古代帝王为了祭奠月亮,会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亲自到京城外的坛庙祭祀月亮。后来,这种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了民间习俗,并在民间广泛流传。
此外,中秋节还与一些神话故事结合在一起,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这些故事使得节日更加充满浪漫色彩。
中秋节的寓意有哪些
自古以来中秋节人们向月亮祈求家人平安健康、福运满满、万事如意、阖家团圆等诸多吉祥的寓意,这算是祭祀月神的另一种方式,可见中秋节赏月的历史是非常久远的。
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要一家人在一起过的,但是事实上想要一家人一起过节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古时候的文人便吟诵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佳句。故而中秋节又有了思念亲人的寓意,每逢中秋节人们都要对着月亮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中秋节习俗有哪些
1、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2、赏月
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3、玩花灯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节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4、饮桂花酒
每逢中秋节之夜,人们仰望著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但到了现在,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