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 性质是什么

历史2023-02-09 09:58
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进一步促进了反封建思想的发展,与尊重中华文化的复古思潮形

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进一步促进了反封建思想的发展,与尊重中华文化的复古思潮形成针锋相对的局面。中国的语言文字政策的思想渊源大部分都来自于五四时期的西化理论。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从国际上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美国加紧侵略中国,促使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日益高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

从国内看看,一方面,北洋军阀政府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大肆出卖国家利权;对内大量掠夺土地和工矿业,赋税猛增,人民负担更加沉重;军阀之间不断混战,人民苦不堪言。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了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工人罢工斗争频繁发生;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民思想的解放,促使先进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活动。这些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的经过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

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无视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门前汇集,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合约签字”“废止二十一条”等口号,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北洋军阀对此进行残酷镇压,逮捕三十二人。翌日,北京市学生举行总罢课,作为回应。全国各大城市的学生纷纷响应。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积极领导和组织了这次运动。

1919年6月4日,逮捕学生800余人,此间引发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抗议活动。

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以响应学生。上海日商的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日华纱厂、上海纱厂和商务印书馆的工人全体罢工,参加罢工的有两万人以上。

1919年6月12日以后,工人相继复工,学生停止罢课。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