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在高考中占有非常大的分数比重,那么2018西藏高考大纲的内容是什么呢,请跟虽小编来看一下!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 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 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 表达应用:指对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 A、B、C、D、E、F 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
“语文 1”至“语文 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 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
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 B
⑴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 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⑶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⑷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 B
⑴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⑵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
⑴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⑵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⑶ 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4.探究 F
⑴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⑵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⑶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理解 B
⑴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⑵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⑶ 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
⑴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⑵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⑶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4.探究 F
⑴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⑵ 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⑶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⑴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⑵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⑶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⑷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⑸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⑴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⑵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⑶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⑴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⑵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语言文字应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⑴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⑵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⑴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⑵ 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⑶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⑷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⑸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⑹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表达应用 E
考试的评价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⑴ 符合题意
⑵ 符合文体要求
⑶ 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⑷ 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⑸ 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⑹ 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2.发展等级
⑴ 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⑵ 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⑶ 有文采
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⑷ 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小编推荐:
学好语文五个好方法
一、无疑设疑法。
一篇课文,一个语段,有时看上去内容很明确,似乎没有值得疑问的地方,但仔细推敲,往往有其深刻的内涵或深藏着作家的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
二、有疑设疑法。
具有发散性思维是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教师通过对文章中有疑处设疑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曹刿论战》中对庄公形象的分析,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鲁庄公作为一个国君有哪些不足?又有哪些是值得肯定的?对于第一问学生的答案基本一致。作战前他把作战取胜的条件寄托在近臣和神灵上,说明他政治上的无能;在长勺之战中,“将鼓”、“将驰”又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三、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的内容相当广泛。只要善于总结,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如可以用“横戌(xū)点戍(sù)戊(wù)中空,十字交叉读作róng”的歌诀辩析“戌戍戊戎”四个形近字;可以用“颐和园演《文姬》,人群熙熙攘攘”的歌诀来帮助学生记住“颐、姬、熙”这三个部首特殊的字;用“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声”的歌诀帮助学生记住十二大词类;用“叹词放句首,语助放句尾”,“副词放在动形前、介词放在名代前”的歌诀帮助学生弄清叹词与语气助词、副词与介词的区别标志;用“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的’定‘地’ 状‘得’后补”的歌诀来帮助学生掌握句子成分的划分;用“本义、引申、修辞义,结合中心做分析”的歌诀来帮助学生掌握对词语或句子含义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思路;用“总分并,时空逻,中心句,自概括”的歌诀,提示学生对文章段落进行结构层次的分析思路和提炼归纳段义、层义的方法,……
四、树立自信法。
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学生学习语文除了有兴趣外,首先,必须树立自信心。爱默生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第一秘决”;“有志者事竟成”;我一直把这话作为引导学生的行动指南。大家都知道,绝大部分学生语文基础差、底子薄,以致造成对语文科没有多大兴趣,语文成绩差。怎样才能改变这个局面呢?应该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课堂上,尽量出些较容易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有“语文也不是很难”的感慨。
五、写作复习法。
作文最重要的就是平常多看书。看书的时候,不要只注意它写的事,不要就事论事,要注意它描写的方式和思路。现在作文很注重学生的灵活运用,所以写作文的时候要把要写的铺陈开来,要敢于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不要再写那种看起来就是范文之类的东西,要让人觉得这篇文章只有你自己才能写出来。写作在体现自己的特点时,要注意不能写消极的东西,要写积极向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