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学校的芒果树收成极好,成熟芒果共有1320个,600克以上有100多个,高三应届班的学生顾××摘到一只净重696克的芒果,是今年钦州城区水果市场的果王,京城两大水果商已经闻讯前来抢购”。据媒体报道,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一所中学疑似用芒果重量暗喻高考考分,引发关注。
媒体评花式“高考喜报”频现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一所中学疑似用芒果重量暗喻高考考分,引发关注。该市招生考试院一工作人员称,“教育局已经通报学校方面,跟他们讲不要发了”。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三令五申,严禁以各种方式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喜报”“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就对类似的炒作现象作出过明确的要求: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对教育生态问题突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规依法问责追责。
但现实是,一些学校和老师出于宣扬“政绩”、招徕优质生源等考虑,变着花样敷衍禁令,一些地方的主管部门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才有了各种让人啼笑皆非的“黑话”“暗语”。从媒体报道和网友爆料看,除了芒果、橘子、菠萝等水果,荷花、粽子、降水量等也粉墨登场,各地纷纷以其数量或重量暗指考生的分数。若不及时遏制,这种花式“高考喜报”恐将在更多地方涌现。而有关禁令也将流于形式,甚至可能形成“破窗效应”。
为什么禁止宣传高考高分
“状元情结”“高分情结”是积年累月形成的共性心理,有关部门之所以对此态度坚决,正是因其危害和导向——过度炒作高分、状元等,不仅可能会制造并加剧教育焦虑,而且会助长“唯分数”“唯升学”“唯名校”等错误观念。这样的教育生态,对所有学生和家长,对整个社会来说都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