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中央对地方失控,已经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而藩镇之乱也此起彼伏,迄无宁日。“安史之乱”也导致君主不信朝臣,致使宦官得以干政,宦官竟然主管禁军,并且已经制度化。
影响
社会混乱。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
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
剥削加重。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
边疆不稳。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
经济重心南移。安史之乱,促使中国历史上北民南迁,致使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
背景
1、藩镇的设立与势力坐大
中央朝廷为加强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便于唐玄宗开元十年在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然而,此等每以数州为一镇的节度使不单管理军事,而且因兼领按察使、安抚使、节度使等职而兼管豁区内的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等大权,令原为地方长官之州刺史变为其部属。
军事与行政的统合使得节度使因而雄据一方,成为唐室隐忧。
2、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
唐玄宗开元十年设之节度使,许其率兵镇守边地,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开元十四年时,京师守卫改由彍骑负责。而天宝中期,边镇兵力达50万。而安禄山一人更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
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光是账面上的兵力即达18.39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13万,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渐渐形成地方反过来威胁中央的危机。
3、玄宗怠政
开元末年,承平日久,国家无事,唐玄宗丧失向上求治的精神。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越加腐败。唐玄宗更耽于享乐,宠幸杨贵妃,成就杨贵妃的祸水之名,由提倡节俭变为挥金如土,如曾将一年各地之贡物赐予李林甫。他又把国政先后交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