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丁宁在北大怎么样,大家都很关心。现在刘丁宁已经大三了,这个连续两年获得过两年文科的女孩颇受争议,她面对舆论压力能否真正追求属于她自己理想中的桃花源呢?
刘丁宁在北大怎么样
从港大退学再次高考考入北大的刘丁宁在北大状态非常好,能学上自己热爱的专业非常有满足感,开朗、乐观,还主动参加各种活动,已经完全放飞自己。
去年从港大退学今年再次以辽宁省状元身份考入北大的刘丁宁是第一批到现场报到的学生。
刚办好手续,她就被学姐拦下来拍照。今年,中文系给每个本科新生都拍入学照留念。
新生们举着“大中文”、“我要当学霸”、“小鲜肉”、“软妹子”等牌子留影。刘丁宁直接选了“大中文”的牌子。现场有人说她应该选“我要当学霸”的牌子,她笑着说“不要了”。刘丁宁和同伴共带着4个箱子来报到,没有父母陪同。
刘丁宁为为追寻纯粹国学离开香港大学重回母校复读,哪里还是“纯粹的国学”?弃本逐末,南辕北辙,这是我所不得不为刘丁宁所深惜的。网友评价“彪悍的人生也不需要解释”。给辽宁文科状元刘丁宁的忠告——港大比北大的国学更加纯粹。
推荐阅读:
刘丁宁退学争议:考上北大成校耻
香港大学网上学习时间比较长,刘丁宁的眼睛不太能适应。读罢不禁摇头叹息,并很为北大不平,如此应试教育的怪胎,竟然要重新投胎到北大,北大如真的拾人牙慧再次以惊人高分录取之,堪称北大之耻。
不过在这条微博仅有的3条评论中,有两条明确表示了不同说法:“无为逗士”说:是这个孩子辞退了港大!不是被港大辞退!“0小人参0”说:是被辞退吗?好像是个人不愿意在港大读吧!
我更相信刘丁宁这丫头是被港大踢出来的,或者说是被港大淘汰了的,没必要强调是什么个人不愿意,你愿意怕人家也不想要了。一个想传承国学的人,竟然连上网学习都觉得累,面对互联网时代,难道您还想整日抱着故纸堆,然后再靠更多故纸堆来传承国学吗?也许北大也会让你失望的,估计北大人上网的时间一点不比港大的学生少,提醒您可别到时候说北大的电脑屏幕彻底晃瞎了您的深度近视眼,再闹个觉得北大也不适合自己拂袖而去,就太恶心人了。
刘丫头生生浪费了港大72万奖学金和弥足珍贵的入学机会。傻笑着无所谓的回到本溪高中,对大家说,我再考一次,上北大中文系去。真不敢想象,就这种严重缺乏社会责任心,一切以自己喜恶为中心的人,难道北大就看她有个高分,就乖乖的明年收了?就不怕她到北大之后,发现竟然学生老师天天上网、作业论文都用电脑、人际关系庸俗、老师水平一般、没有国学气氛、学术腐败横行、更无所谓纯粹的国学等等,然后再次掉头成仙去?再浪费北大一个学籍,浪费北大一年的教育资源?
刘丫头是典型的高分低能,智商高,情商低,满口传承国学,却对国学精神一无所知,适应能力差,恨不得港大照着她要求改,不改就弃之而去。这种人,再次证明了,国内高考制度的弊端,分数定终身,不看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希望北大这次给她和如她一样以为靠分数可以活得很好的变态考生一个教训,给她个闭门羹。让她后年再复读一次,连续三年给本溪高中贡献高考状元,这也许是刘丁宁最喜欢的生活。如今的高考也可以称作一种现代国学现象,就让她身在其中不断实践国学研究国学吧,争取早日有所建树,也不枉熬白了女儿头。
刘丁宁退学争议:没有人不恨港大
作为直接认识丁宁,和她有过深度交流的文院学姐,我只想说,从去年到今年,无论是诋毁她还是支持她的言论,都在将她妖魔化。但我并不想还原出丁宁退学前在香港到底是怎样的状态,也不想争辩北大好还是港大好? 到底有没有所谓”纯粹的国学“?只想贴去年丁宁退学后《壹读》上一篇关于在港内地生的报道《内地生来港第一年,没有人不恨香港,没有人不恨港大》。关于香港的大学(不止港大)以及香港的学术环境,对待内地学生的态度,楼上已有很详细的回答,我就不赘述了。
最后说一句最真切的感受:刘丁宁只是做出了每一个初来香港的内地生都想做却因为种种原因(比如我,就是没实力)没能做出的事。虽然留在香港的我们最终也都找到了自己的出路,但大一时候每个内地生要经历的艰难是冷暖自知的(在香港这个逼仄的环境里,在很多方面比出国的人还要承受更多)。在香港的内地生不会刚一认识就去评价香港,谈论自己过得怎样,但当彼此熟识后,关于自己放弃内地学校来香港的唏嘘、感叹甚至是落泪,都是难免的。
我并不期待这条回答能获得多少认同或使多少人来关注在港内地生这一群体,或许只是想写些东西给自己,给丁宁,一个普通女生,只是参加了两次高考并都意外获得状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