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内部结构为一同心状圈层构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为地核(core)、地幔(mantle)、地壳(crust)。地球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分界面,主要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推测确定。
地球具体的圈层结构是怎样的
1、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层(atmosphere),气象学专业术语,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和水蒸气。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
2、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内部情况主要是通过地震波的记录间接地获得的。地震时,地球内部物质受到强烈冲击而产生波动,称为地震波。它主要分为纵波和横波。由于地球内部物质不均一,地震波在不同弹性、不同密度的介质中,其传播速度和通过的状况也就不一样。
3、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厚约60~120公里,为地震高波速带。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其下为地震波低速带、部分熔融层和厚度100公里的软流圈。岩石圈厚度不均一,通常认为在大洋中脊处岩石圈厚度接近于零,到大陆下部大约100-150公里处。
地球是怎么形成的
地球是在宇宙中各种物质碎片的不断撞击下形成的,地球的形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地球圈层形成时期、太古宙和元古宙时期、显生宙时期。大约44亿年前,地球上遍布温暖的海水,并不分昼夜地下着雨。大约42亿年前,地表与高出海平面的火山口边缘处出现了陆地,同时,小行星对地球的不断侵袭让陆地陷落变成海洋。
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0075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总体上呈蓝色。大气层,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以及少量二氧化碳、氩气等。
地球内部分为地核、地幔、地壳结构,地表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地球是宇宙中仅有的存在已知生命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