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半径约有3470km,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高密度,地核物质的平均密度大约为每立方厘米10.7克。温度非常高,有4000~6800℃。
地核是液态还是固态
地心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外地核的物质为液态,内地核现在科学家认为是固态结构。
原因解释:地核的温度非常高,外地核最低的温度也能达到3700摄氏度,越往地心方向温度越高。到了地心,温度已经升高到相当于太阳表面的温度,即5500度。在这种极端的温度下,我们所熟知的金属和合金都应该是液态。
不过,金属的熔点还会受到压强的影响。在压强越高的环境中,金属的熔点也会越高。据估计,内地核的压强高达地表大气压的360万倍。在内地核的极端压强环境中,科学家认为,铁的晶体结构应该会呈现为最密堆积结构——六方密堆积结构。因此,铁镍合金的熔点会大幅度升高,将会高于5500度,所以内地核会呈现为固态。而外地核的压强相对较低,铁镍合金的熔点也相对较低,它们会在外地核的温度中会保持液态。
地核构成
地球的结构同其他类地行星相似,是层状的,而这些层可以通过它们的化学特性和流变学特性确定。地球拥有一个富含硅的地壳,一个非常粘稠的地幔,一个液体的外核和一个固体的内核。这些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物理学证据和一些推断,这些证据包括火山喷出的物质和地震波。地球内部从古登堡面起,一直到地球中心,称之为地核。
关于内核的物质构成,学术界有不少争议,许多人认为,主要是由铁和镍组成。但究竟是何物,这一切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证明。此外,内外核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地核的密度很大,即使最坚硬的金刚石,在这里也会被压成黄油那样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