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作当工作,就是盯着自己眼前的工作,别的则不闻不问,以这种态度工作,可以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这应该是最基本的工作要求,但以这种心态工作,只能基本完成自己的任务,而不能够创造性的工作,从根本上说一种消极的工作态度。
关于 "志 力 物 "三者的议论文
王安石游历了华山洞并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在他看来,成功在于有目标,坚持和有外物相助。目标是成功的基础,目标正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来源。王安石所说的“志”正是我这里所说的“目标”,首先,“志”的选取时尤为重要的,过高的“志”会让我们感到遥不可及,易是我们屡尝挫败,消磨我们的斗志。有了一个坚定的“志”后,我们便可以清晰地看见自己需努力的方向,然后为其而拼搏。
几乎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远大志向,但真正可以踏上成功彼岸的人却为数不多,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探寻“志”的过程正如入华山洞的过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当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时,会发现路会变得越暗越窄,兴许有时还会碰上电闪雷鸣的坏天气。大多数人会被这样的情景吓坏,或是埋怨暴雨后的小路过于泥泞,因此不愿再前进,于是,他们就这样背离成功而去。而那些“不怠”得人终会在黑暗中发现那个代表着希望的小光点,然后在柳暗花明中找到落脚的终点站。
而另一方面,不可不提的则是外物的帮助。聪明的人懂得“假舆马而致千里”,不谙水性的人也可以“假舟楫而绝江河”,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懂得巧妙地借助外物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说,“善假于物”者,更易取得成功。
有一群土著居住在沙漠里的一片绿洲中,他们从没走出国沙漠,因为每次他们都会迷途,最终又回到出发的地方,一位探险家用了三天时间走到了绿洲,他交给土著人一匹骆驼,让它一直想着北边最亮的那颗星星走,千万不要偏离方向。果然三天后,土著走出了沙漠。
以上的故事中,土著们一开始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因此会在沙漠中迷途,在原地打转。而后来,正是北极星给土著指引了方向,同时,也助他走出了沙漠,此时,北极星既是个明确的目标,有时帮助土著的“外物”。再试想,若土著在行走的过程中感到携带,中途放弃,他有怎么可能穿越茫茫黄沙呢?
成功=目标+坚持+外物的帮助,你是否也已经明白?
议论文:能力和目标
能力在哪里?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很早以前,人类生上众神一样,具备一种神奇的能力,能做出很多人类自己都认为无法做到的事情。由于人类这种能力的存在,众神认为,这样会混淆神与人的界限,因此,很有必要将人类这种神奇的能力深藏起来,借以限制人类。
众神便聚在一起,开会研究将人类的这种能力藏在何处为妙。我看把它深深地埋在地下吧。一神说。不妥。无论埋藏多深,人类都会将它挖出来的。上帝说。
那就干脆把它沉入最深的海洋中。人类一直没有能力到达那里。另一神提议。
也不妥。人类会学会潜水,并最终发现它。上帝将这一提议也否决了。
我们可以将它藏在世上最高的山峰,人类爬不上去的又一神说。
恐怕也不行。不要低估人类,他们将来一定能爬上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山,自然也会找到它。上帝高瞻远瞩,再次否决了大家的建议。
众神都泄气了:我们实在不知道该把它藏在哪里了。因为无论藏在地球的哪个角落,人类都有办法找到它。
上帝苦思冥想了很长时间,终于想到一个绝好的地方:我们就把它藏在那里!众神全神贯注。迫不及待等着聆听上帝的高见。
上帝看着众神,微笑着说道:我们把它藏在人类脑子和身体的深处。人类绝对不会想到到这里去寻找它。众神听后,齐声称妙。
原来能力是被藏起来的,要激发出来。那靠什么激发呢?
记得看过一个报道:在一次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一位身材矮小样貌单薄的日本选手轻松夺冠,很多人认为这仅是一次偶然。然而后来的比赛,冠军的桂冠依旧与他相伴,这不得不让人们惊叹。还是选手本人揭开了谜底:每次比赛前,他都会去赛场勘测地形,记下沿途标志,然后把整个赛程分成若干个小目标,在奔跑的过程中,他不去想终点还有多远,只想着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慢慢积累,最终完成大目标的飞跃。这是许多人想都未曾想过的成功方式。其实,只要你心中一直带着目标,哪怕很小很小,但经过一路的行进,终会达到远方。
原来能力的激发是靠目标,有了目标能力才源源不断的发挥出来。人生也是一条漫漫长路,这条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即便生命完结,路却依旧在远方呼唤着你。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只要你带着目标上路,心中充满希望,那么无论途中风狂雨骤,还是日丽风清,你都会一路高歌前行。
有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带着你的目标上路。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目标,继而去实现心中的大目标,随着这一切,能力也一步步激发、自然而然的展示出来、磨练出来,最后达到人生光辉的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