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中,'所以'主要有两种意思:表示原因或缘故,以及表示所用之物或方法。表示原因或缘故:在这种情况下,'所以'用来指出某件事情发生的原因或缘故。表示所用之物或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所以'用来指出用来达到某个目的的手段或方法。
文言文中所以的意思
一、在文言文中,“所以”属于固定结构,有其固定的翻译方法:其一,译成“……的原因”;其二,译成“用来……的方法(人、东西等)。
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1、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先汉兴隆的原因。
2、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的方法并且是忠于陛下的职分呢。
像这样的例子,中学教材中还不少:
3、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说》)
5、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刺秦王》)
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以上四例中,“所以”均译成“……的原因”。
7、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公输》)
我知道用来对抗你的方法,我不说。
8、先王之所以为法者,民也。(《察今》)
先王用来制定法律的依据是老百姓。
9、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即使世道变了事情不同了,用来生发感慨的东西,情致是一样的。
1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说》)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以上四例,译法稍有差别。
二、 由“所以”引申出来的固定结构就是“有以”和“无以”。通常情况下,“有以”就等于“有所以”,“无以”就等于“无所以”。
(一)先看使用“有以”的例子:
11、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
12、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第11例译成“……我就能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方法。”
第12例译成“古人拿着蜡烛在夜间去游玩,确实有这样做的原因呢。在本例中,《古代汉语词典》直接把“以”处理成名词“原因”,其实是有这样一个转变过程的。
(二)再看使用“无以”的例子:
13、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荆轲刺秦王》)
因为这个缘故,荆轲追赶秦王,而秦王仓促危急中没有用来攻击荆轲的方法
14、君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
您与沛公饮酒,军中没有用来进行快乐的方法
1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所以不一步一步积累,没有用来到达千里的方法。
16、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陈情表》)
我没有祖母,没有用来活到今天的方法。
以上四例,“无以”的用法都相同。但“无以”的用法也有例外。看下面的句子:
17、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
在这个例子当中,“无以”的“以”和“已”通假,当“停止”讲。因此,这两句翻译成:“如果你非让我说个不停,那么我给你说说王道的事吧。”
三、上述“所以”及其延伸结构一直沿用到近现代。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选用了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文,出现这样两个例子:
18、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砥砺德行),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
19、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勉励也。
翻译:18……所以你们大家不仅要想用来感动自己的方法,更一定要有用来勉励别人的方法。
19……这是大家必须互相勉励的原因呢。
由上述可见,“所以”及其延伸结构对学习语文尤其是文言文还是相当重要的,在学习中应当加以重视。
文言文中所以的三种用法
在文言文中,“所以”主要有三种用法:表示原因、情由,用以、用来,以及表示因果关系。
表示原因、情由
“所以”可以用来表示原因或情由,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例如:
《文子·自然》:“天下有始主莫知其理,唯圣人能知所以。”
《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非常常见,用于解释某件事情发生的原因或背景。
用以、用来
“所以”还可以用来表示“用以”、“用来”的意思,用于说明某种行为或事物的用途或目的。例如:
《庄子·天地》:“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
《史记·孟尝君列传》:“若急,终无以偿,上则为君好利不爱士民,下则有离上抵负之名,非所以厉士民彰君声也。”
这种用法强调了某种行为或事物的具体用途和目的。
表示因果关系
“所以”在文言文中还可以表示因果关系,用于连接原因和结果。例如:
《荀子·哀公》:“君不此问,而问舜冠,所以不对。”
《史记·魏公子列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非常常见,用于解释某个结果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