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中,掌握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先读最后一道题目,可以让我们对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有初步了解。当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时,我们可以通过排除法,先确定错误选项,从而对文章有个初步判断。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全解析
(一)文言实词释义题
文言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准确理解实词的含义对于把握文章内容至关重要。在解答文言实词释义题时,我们要善于利用上下文来推测词义。通过语法搭配来判断实词的词性和意义,若一个词在句子中处于谓语位置,且后面跟有宾语,那么它很可能是动词。同时,也要注意语义搭配,观察实词前后的词语,从它们的关系中推断实词的含义。
在“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这句话中,“腰”与“戴”对应,根据语法结构和语义搭配,可以推断出“腰”在这里是动词,意为“腰戴”。我们还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推断词义,如字形推断法。汉字中的形声字占很大比例,其形旁有表意功能。通过分析字形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禾”字旁的字通常与五谷有关,“贝”字旁的字与金钱有关,“目”字旁的字与眼睛有关等。
我们还可以将推断出的词义代入原文进行验证,看是否符合上下文的语境。如果代入后语义通顺、逻辑合理,那么这个词义很可能是正确的。
(二)文言虚词题
在解答文言虚词题时,我们可以先翻译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套用到新句中进行推断。同时,可运用五点意识法来辨析虚词的用法。
虚实意识方面,要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虚词的词性是实词还是虚词。2013年全国卷第12题的A项中,“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中的“以”为介词。两者词性有别,该项即为正确答案。
结构意识方面,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判断虚词的用法。“所居屋第,不免霜露”“所食唯蘇麦盐而已”“少时衣食无所”这三句中,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可以判断出“所”的用法相同。
句位意识方面,考察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判断其用法。“其待君王乎?”“尔其勿忘乃父之志”“尔其戒之”这三句中,“其”的位置不同,用法也不同。
呼应意识方面,根据虚词前后的词语来判断其用法。“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果为马所颠仆”这两句中,通过分析前后词语的呼应关系,可以判断出虚词的用法。
语气意识方面,根据句子的语气来判断虚词的用法。“其待君王乎?”“其一人大叫”这两句中,“其”的语气不同,用法也不同。
(三)各题型答题要点
文言实词题要分析字形字义,推词义并代入验证。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字形结构,利用形训求义法来推断实词的本义。“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义符为“之”,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在推断出词义后,要代入原文进行验证,确保语义通顺、逻辑合理。
文言虚词题结合已有知识验证。我们可以先回忆学过的含有该虚词的句子,翻译其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用到新句中进行推断。同时,运用五点意识法来辨析虚词的用法,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性格表现题先排除不符选项,避免张冠李戴。在解答性格表现题时,我们要先仔细阅读选项,找出明显不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的选项进行排除。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对剩余选项进行逐一分析,避免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张冠李戴。
内容归纳题找出对应语句,注意细节错误。在解答内容归纳题时,我们要先找出题目中各个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语句。然后,仔细分析这些语句,注意细节上的错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方面的错误。同时,要注意选项中的概括是否准确、全面,避免以偏概全的错误。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与理解
(一)文言文翻译方法
文言文翻译有多种技巧,其中“留、删、补、换、调、变”是常用的方法。“留”,即保留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中的“太守”“庐陵”“欧阳修”等都可保留不译。“删”,就是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中的“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补”,包括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出省略了的语句等,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补出“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换”,即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调”,就是调整古汉语倒装句为现代汉语句式,如“何陋之有”应调整为“有何陋”。“变”,是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古文翻译口诀为:“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谨慎翻译。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整齐。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重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二)归纳要点与概括中心
整体阅读把握重点,理清记叙、议论、说明性文字的要点。在阅读文言文时,要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对于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记叙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展现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和廉颇的知错能改。对于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如《过秦论》,其论点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通过列举秦的兴起与灭亡的事例进行论证。对于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
抓中心句关键句,按不同方法理清文章层次。中心句、关键句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文章的开头。分析文章层次可按时间顺序、地点的转移、时空结合、材料性质或类别等方法进行归纳。以人物传记为例,可按人物的生平经历,以时间为线索进行梳理。
分析判断细节,避免常见错误。在解答文言文内容归纳题时,要仔细判断各选项中的有关细节,避免常见错误。如人物的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杂糅、层次混乱、强加因果、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选项中把甲做的事安到乙身上,或者将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
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归纳、概括时,要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通过文章的注释了解历史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中人物的行为和思想。
回文查对,对比现代文与文言原文。将选项中现代文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要坚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方面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核对;努力培养能把题目中用现代汉语叙述的内容,一一迅速地从原文中找出对应内容的能力。分析、评价选项叙述与文中用词造句的细微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