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青年,网络流行词,含义是指芸芸众生中崇尚一切随缘、不苛求、崇尚得过且过、不太走心的活法和生活方式的青年人。与“佛系青年”相关的词还有“佛系”、“佛系男子”、“佛系追星”、“佛系生活”等一系列的词语。
议论文:严以律已,佛系待人
待人佛系不过较,自能换得斗酒相逢、比邻而居的情谊,而待已佛系不争抢,却只能留下白发唱黄鸡的懊悔。错的并不是佛系心态,而是这种心态用错了地方。
佛系青年的存在究其根本是人们精神诉求与社会发展饱和的矛盾。
茨威格说:“你被什么所庇护,就会被什么所伤害,能为你遮风档雨的,同样可以让你暗先天日。”“佛系”就是人们躲避成人世界腥风血雨的盾牌。阶级固化使人们失去了逐梦的动力,从看不到未来到一眼便能看透未来的转变阻挡了人们向上攀爬的欲望,索性不争不抢无欲无求还只求安稳度日。
这块盾牌终有一天会压死自己,我们怎敢再以佛系青年为庇护?
不对自己佛系,不过是怕辜负了自己,让那个本该大放光彩的自己永远被记忆的陈灰深埋。
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在辞别白宫后,又入股了影视公司,决定担任制作人。如果他是佛系青年,我们甚至不会知道他――做一个中产阶级的黑人不好吗,何必耗费心力竞选总统?已经在任职期间为美国贡献心力,何不担着一个看破名利的名头去共陶公求荷锄归,为什么还要涉足一个陌生的领域?因为他不想让人生也变得如佛般静止在原地,失去认识那个更好的自记的机会。美国的社会阶级比中国更早固化,但仍有人愿尽力一搏,看自己能走到哪一步。
把“佛系青年”的处世法则单独看,它更像是中国文化中海纳百川的心量。当用一种佛系的态度与人相处时,利益纷争人情往来不过是过眼云烟。管仲最初是公子纠的谋土,处处与齐恒公相抗,而齐恒公却很佛系地并不计较,甚至任管仲为相,并在他的辅佐下称霸春秋。正如曾国藩所说:“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勾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这种佛系心态下实则是为不佛系的自己让路,将心力倾注于乘风而起的大鹏,大鹏之外的风雨便少些心力计较。
如果说“佛系青年”是被世界击垮的人,那么不佛系就是虽知前路崎岖道阻且长,仍愿上下求索的勇土,将慈悲心肠留给别人,给自己一份孤勇之人心。
时评作文素材:佛系青年
云淡风轻、浑不着意好不好?太好了,但必须守住一条:总得有走心的地方。
“油腻大叔”还没走远,“佛系青年”又刷屏了。您别误会,跟宗教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借这个符号,讲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走两步也行;“双11”,抢着也行抢不到也行;饿了,有啥吃啥,凑合就行;干活,说我好也行,说不好也行……
无可无不可的“佛系”一夜风行,其实是击中了现代社会的一个痛点:累。生活节奏快、事业追求高、精神压力大成为常态,一看这文章,心里激灵一下。哪怕扭过头,扒拉两口饭又改文案去了,活不成这样,但也想给它点个赞,转发一下。
朋友圈中,有一个干媒体的哥们的转发打动了我:工作之外,真想这么干!——请注意,他也向往,但加了一个前提。
这让我想起了乔布斯。同款牛仔裤、T恤衫,可能得有十几条不止。脏了随手一换就得,不在这方面花心思。可是,在工作上,一个细节不满意,能把自己和下属都折腾个半死。金庸笔下的张三丰也这样,一件青道袍污秽不堪,人称邋遢道人,但是大节大义不含糊。
云淡风轻、浑不着意好不好?太好了,但必须守住一条:总得有走心的地方。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那只能是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
有所坚持之后的“佛系生活”,本质是断舍离,是极简主义,是聚焦。是心系做实验把怀表搁锅里煮,是撞上大树还道歉,不拘小节,不理细务,是所求者大,是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一点上,好求一针捅破天。
自然界中,也有“佛系动物”。比如老鹰和老虎,鹰立如睡,虎行似病,瞧着可随意了,可是一旦锁定目标,咔嚓一下,闪电一击,也不睡了,也不病了,往往一下毙命。本质上也是抓大放小。如果真是啥也不用心,那是肯定通不过自然选择的大剪刀的。脖子上挂饼不知道转,只能饿死嘛。
除了坚持与随意的辩证法,还有一层分寸感的道理。古人也好闲好从容,但讲究“偷闲”,不从容,人生太急;太从容,生命浪费,其要在度。终日碌碌不是美好生活,但光轻轻松松、敲锣打鼓,美好生活肯定也实现不了。
有人戏言,“佛系”也行,愿做一个“斗战胜佛系”青年。西行路上,那悟空会玩耍、敢担当、勇打拼,做下偌大事业,此真有志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