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区间,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区间人数所占比例。原始成绩进行等级转换后,排名顺序不变。
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如何进行等级赋分转换?
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由学生在6门等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组成,共有20种选考组合。由于不同学科之间试题内容、形式、难度、考查角度等存在差异,各科目原始成绩简单相加会造成学科之间不公平。根据国家要求,借鉴先行试点省份的经验,我省选择了等级分数的表达方式,将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区间,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区间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
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区间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并计入总分参与录取。每科等级成绩本质上是考生的位次成绩,主要由考生在科目内所处位次决定,原始成绩进行等级转换后,排名顺序不变。
为何采取等级赋分制度
等级赋分大有好处,有三个作用:第一解决了不同的科目选考不同,不能比较的问题;第二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能力,以能力为导向来选拔学生;第三充分满足了所有学生能够有更高分值的要求。
“比如A学生选物理、化学、生物,B学生选物理、化学、地理,科目不同无法统一画一条线比较,不同的科目难度也不同”,等级赋分相当于排队赋分,学生在群体当中的排位,排位越前赋分就越高,排位越低赋分就越低。
等级赋分无论是对排位靠前或靠后的学生都有利。以地理为例,原始分不可能考满分,但考第一名就有100分、第二名就99分,所以对尖子生来说,分值提升了;对于基础比较弱、分数偏低的学生,即便原始分考十几分,也有30分的起点,所有的学生都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