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翻译 出处是哪里

文言文2024-10-17 14:00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翻译是‌:“不施行仁义,攻守的形势就发生了变化”。‌这句话出自贾谊的‌《过秦论》,意思是秦朝在统一六国后,没有继续施行仁义之道,导致内部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翻译是‌:“不施行仁义,攻守的形势就发生了变化”。‌这句话出自贾谊的‌《过秦论》,意思是秦朝在统一六国后,没有继续施行仁义之道,导致内部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译文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翻译是:“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这句话出自贾谊的《过秦论》的上篇。在这篇文章中,贾谊总结了秦朝兴盛到衰亡的历史教训,提出了重施仁义的主张。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秦朝末年不施行仁政,导致国家形势由攻转守,最终灭亡的批评。其中,“仁义不施”指的是秦朝末年统治者没有实行仁政,对百姓没有关爱和怜悯;“而攻守之势异也”则是指由于不施行仁政,秦朝的形势由原先的攻势转变为守势,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因此,这句话的整体意思是强调仁政对于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如果统治者不施行仁政,就会改变国家的攻守形势,导致国家的衰落和灭亡。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出处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出自西汉贾谊的《过秦论(上篇)》。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其中,《过秦论(上篇)》在总结秦朝兴盛到衰亡的历史教训时,提出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强调了仁政对于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

过秦论节选

原文: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翻译: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字太傅。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