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科学技术革命史中,科幻作家往往扮演着预言家的角色,以科学技术作为创作动力,将建立在现有科学基础上的新想法融入作品,推动人类产生新的科学发明,让科学描述变成日常可见的现实,人类的日常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亦为之改变。
②新的科学想法比什么都重要。黄金时代的主流科幻小说往往聚焦人物和环境的统一问题,触及到新文学的本质。人物是背景化的扁平人物,情节、情感不是最主要的因素。站在冷漠的宇宙视角维度上,真正的“硬”科幻不以人类的情感和主观感受为转移。刘慈欣《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依照传统的文学趣味,这会被认为缺乏温度和情感,科幻世界竟然是如此冰冷。诚然,文学描写、叙述技巧可以增加美感,让科幻“软”一些,易于为大众接受,向传统主流文学靠近,也可以争取更多的读者。然而,执着于“内宇宙”的观念会让人类趋于封闭,丧失向外开辟的空间。科幻的理想是创造新的生存环境,这是未来人类最大的希望和温暖。
③科幻有两种魅力,实用性和自由度。科幻是一种超门类小说,是一种元素,可以和其他小说类型融合在一起。科幻是实用的、自由的,和大众认为的不切实际、机械化的刻板印象刚好相反。面对世界的变化、环境的危机,真正的科幻作家不会放弃努力,会充分发挥自由想象和理性激情,“带着地球去流浪”。在科幻小说中,面对灭顶之灾的人类是不会轻易屈服的,他们抗争到底,研究如何在水下、在冰冻或是烧焦的地球上或是在外太空、在最陌生敌对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这才是对人性更为真实的刻画。科幻为人类在极端冷酷的环境下生存而自豪。生存还是毁灭?在生命哲学层面,科幻充分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和魅力。
④科幻小说的一大功能是培养科学家。科幻作家的职业往往是与科学技术紧密相关的工程师、科学家等,他们通常为了传播科学技术而创作,科幻小说理想的读者是对科学发明感兴趣的人。科幻小说是一种拓展思维的力量,可以用来培养人们预测未来的习惯。科幻小说的力量就在于让人们相信科幻是关于现实而非梦想的文学。从“没有马的马车”到“汽车”,科学概念转化为技术发明,成了今日人类日常生活的交通工具。阿西莫夫曾言:“需要给年轻人提供大量的粗陋单纯的科幻小说来阅读。”这是极言科学需要渗入日常的生活场景。中国科幻培养科学家任重而道远,培养科学精神需要从基础的、日常的科普起步,而科幻文学恰恰是科普的重要助力。
⑤科幻世界是文学和科学交错的世界。1818年,“蒸汽时代”,玛丽·雪莱也就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妻子,在一次作家群体交流讨论后,融入哥特式小说风格,创作了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科学怪人》。这种文学和科学的互相融合无疑是重要而具有创新意义的。
⑥科幻文学激发的是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砥砺的是判断力和思想力。希望中国的科幻文学创作能够乘着国家科技实力持续提升的东风,彰显自身的创新价值,畅想国家民族的美好未来,为人类社会开拓出新的思维和发展空间。
(节选自林叶《探寻科幻文学的创新价值》,原载《解放军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金时代的主流科幻小说常以人物和环境的统一问题为核心关注,而把情节和情感置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B.“科幻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的说法并不确切,因为,科幻兼有实用性和自由度,改变当下人类的生存方式。
C.作者认为科幻小说具有拓展思维的力量,可以培养人们预测未来的习惯,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
D.科幻文学融合了文学和科学,能激发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砥砺判断力和思想力,具有创新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标题“探寻科幻文学的创新价值”即中心论题,文章自始至终都围绕着中心论题展开论述。
B.文章首段论述科幻作家在科学技术革命史中往往扮演了预言家角色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引出下文。
C.文章第②段采用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来论证分论点“新的科学想法比什么都重要”,逻辑严密。
D.文章多处运用举例论证,如刘慈欣的《三体》、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和科学互相融合的目的就是将建立在现有科学基础上的新想法融入作品,从而推动人类产生新的科学发明。
B.从传统的文学趣味来看,有些“硬”科幻被认为缺乏温度和情感,因为科幻的理想是创造新的人类生存环境。
C.科幻小说曾推动科学概念转化为技术发明,让科学描述变成日常可见的现实,从而改变了人类日常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
D.借助当下国家科技实力持续提升的大好形势,中国科幻文学彰显了自身的创新价值,引领世界科幻文学的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数字出版”可以近似地理解为“数字化的出版”,它是建立在数字化技术基础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行业。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只要使用二进制技术手段对出版的不同环节进行操作,都属于数字出版的范畴,其中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等。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数字出版专指传统的纸质书籍、纸质期刊和纸质杂志等通过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来实现出版数字化,主要包括电子书、数字期刊、数字报、网络游戏、网络广告、手机出版(包括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手机阅读)等。数字出版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以网上支付为主要交易手段,其中著作权人、数字出版商、技术提供商、网络传播者及读者构成了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主体。数字出版由于其海量存储、搜索便捷、传输快速、互动性强、成本低廉、环保低碳等特点,已经成为出版业的战略性新兴行业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摘编自前瞻经济学人产业百科)
材料二: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来源: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
材料三:
下文通过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张立的访谈,探究我国互联网环境下的数字出版版权保护问题,并就保护的方案途径进行探讨。
访谈者: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出版版权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版权问题与出版业关系密切,当下我国数字出版版权问题面临怎样的挑战?
张立:数字出版版权问题非常复杂,我个人觉得版权问题应该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是法律层面,比如著作权法,国家一直致力于完善相关规定;第二个是技术层面,我们必须正视因技术发展而出现的越来越复杂的版权问题;第三个是个体层面,因为版权本质上是一种私权,因此作品的保护、权利的说明,都与著作权人有紧密的关系。互联网本身作为一种技术,解构了过去版权领域的固定观念。从形式来说,内容从有形变为无形。传统版权保护在法律层面之所以落地,因为有可操作的媒介实体与一整套生产流程。但互联网时代,数字出版内容被创造出来后,其实体依托不复存在,尤其是文字内容可以随意复制、粘贴,究竟应该采取哪种措施进行保护,怎样追踪内容来源,目前都在探索解决中。数字出版问题也体现出公众版权意识的缺乏,未来仍需对版权意识进行社会范围内的普及。
访谈者:互联网时代的内容版权保护一直是各界关注的话题,现在我国有哪些具体措施保障数字出版内容生产者与出版发行方的权利?
张立:目前大方向是法律层面与技术层面两步走,例如最近《著作权法》的修订,都是紧跟技术变化发展。在技术层面,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也在与时俱进,考虑到国内互联网内容产业的复杂性,我们开发了“数字内容注册与管理子平台”,首先通过注册登记对受保护的对象进行确权,再根据需要与内容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
访谈者:那您认为数字出版行业还会在版权机制建设中做出哪些努力?
张立:目前互联网原创内容的体量十分庞大,更多专业内容平台也在兴起,还有自媒体的出现,用户生产内容也在朝着专业化流程迈进,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出版业和版权保护的惯有思维以一定压力。内容形态的多样意味着标准制定的重要性,数字出版行业必须先行推出平衡作者、出版方、发行方、传播方与用户间利益的自主版权标准,方便各方在各个环境中使用、推广,从而形成具备行业效应的保护机制。还有一点我认为也是未来版权机制完善需要去关照的,是对现有内容生产与传播机制加入版权专业化保护与管理,规范原创内容从生产到变现的
整体流程。
(摘编自谢新洲等《技术创新:数字出版发展与管理的新路径》)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版业以数字出版作为战略性新兴行业和发展主要方向,使得数字出版具备了海量存储、互动性强、环保低碳等特点。
B.2015-2020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逐年递增,2020年首破万亿元大关,但2020年的增速低于2017年的增速。
C.2020年我国互联网广告收入占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的四成以上,位列第一,在线教育、移动出版分别位列第二、第三。
D.版权问题涉及多个层面,互联网技术对过去版权领域固定观念的解构,给当下数字出版版权保护带来了挑战。
6.未来推动我国数字出版版权保护可采取哪些措施?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皮 鞋
谢志强
出发前,所有的一切,应对沙漠的一切,都准备得很周密。可是,事到临头,傅队长觉得还差什么,却又琢磨不出。等到进入沙漠,他终于想到:要是带个维语翻译就好了。
兵团决定开发塔里木(维语意为可开垦的荒原),师部组织了一个探险队,傅队长头一个报了名。他是位老红军,他凭经验,带了一张地图(二十万分之一的中国地图),一辆马车(木轱辘大车)。还有羊皮水囊、军用水壶,盛着水。临行时,他对前来送行的师领导说:“那个地方,塔克拉玛干,意思是进去出不来,要是一个月不见我们回来,就给我们开追悼会吧。”
进塔里木没有现成的路,傅队长一行五人,轮换着坐马拉的大车(车轱辘的直径有一米二)。天黄,地黄,树黄。枯死的胡杨树像沙包喷出的凝固的沙柱。
一天三顿饭,一顿饭一个大灶坑。将有柴灰的灶坑作为标记,免得回来迷路。阿克苏到阿拉尔(维语意为岛)有一百二十多公里,他们花了七天。
阿拉尔在塔里木河北岸。北岸,层层叠叠的枯树败叶都腐烂了,跟沙子混在一起。乘独木舟过了河。远处是巨浪一般的沙丘群,那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傅队长抓一把沙土,像吃炒面一样,放在舌尖上舔一舔,不咸。他说:“含盐碱量低,好地。”他的挎包装了一小袋一小袋的土样。
返回北岸,麻袋空了-超过预先计划的时间,光顾着勘探荒原,那是未来长庄稼的土地,却忘了眼前的干粮已经消耗完了。大家饥肠辘辘,唱起了“空城计”。喝饱了水,水在胃里咣当响,像羊皮囊里的水,不一会儿又“饿”了。
傅队长拿着望远镜四处搜寻,遍地是死亡的颜色-塔克拉玛干被称为“死亡之海”。他们仅仅处在沙漠的边缘。他看见了一群羊,仿佛天上的云朵落在地上了。沙漠活了。
放羊的是一个维吾尔族中年男子。傅队长走到他面前,说了句汉语,发现他表情疑惑,看出对方听不懂汉语。预先认为只是人与沙漠的关系,料不到出现了人与人交流的问题。
傅队长指指嘴,摸摸肚子,弯弯腰,表示出一个“饿”的样子,然后,掏出纸币,指指羊。
羊倌看懂了,却摆摆手,摇摇头。
傅队长用钱买不成羊,弄不清到底因为什么。他对四个队员嘀咕了几句,像是下命令。
于是,五个人如同操练,立即躺倒在沙丘的一面上,还闭上眼,不是睡,分明采用另一种方式,表现“饿”的样子,饿得不能动了。
傅队长眯缝着眼,观察着羊倌的反应。
羊倌做出了双手往上指的动作,要他们站起来。同时,他的目光好奇地盯在傅队长的脚上。
傅队长穿着一双翻毛皮鞋。他站起,顿顿脚,指指羊,又指指鞋,手势像有一根细绳要把两样东西牵系在一起-我的鞋,你的羊,要我的鞋,就用羊换。傅队长加大了手势,很夸张。他第一次感觉到语言的乏力。
显然,羊倌看中了皮鞋。在戈壁沙滩放羊,多石头(鹅卵石),多刺(骆驼刺)。皮鞋护脚。
羊倌也打起手势。傅队长看懂了其中的意思:不能用皮鞋换羊,羊少了,公家要找我的麻烦。换鸡蛋吧,我家有很多鸡蛋。
傅队长需要证实鸡蛋的真实性。他模仿母鸡“咯咯嗒”叫,天下所有的母鸡“传捷报”都用同一种语言,继而,比画着鸡蛋的形状,好像他手中捡起刚生出的鸡蛋。
队员都站起来,看着傅队长的双臂像翅膀那样扇动,模仿着鸡生蛋后的欢喜和骄傲,费那么大的力气,落实在鸡蛋上。都憋不住,笑了。
羊倌也笑了,而且点点头,拖长了口音:哦-。傅队长知道,路的远近与那“哦”的拖音的长短有关。羊倌指着远处,那里有他的家。羊群朝他所指的方向移动。天上有一堆白云,太阳如大火球,悬在中空。
傅队长的皮鞋换了一百个鸡蛋,还付钱买了一大摞馕。他赤着脚,乐呵呵地说:这也是皮鞋嘛,父母给的,磨破了还会恢复,这可是磨不坏的皮鞋呀。为了证明沙漠的热度,每个人将五枚鸡蛋埋入滚烫的沙地。沙子煨熟了鸡蛋,又香又嫩。其间,傅队长割了麻袋,像编草鞋那样,动作麻利,编织出一双布鞋,套在“皮鞋”上,不烫脚了。
当晚,围坐着篝火,四个刚参军的大学生要求傅队长讲讲红军长征,那么长的路,要费多少鞋?傅队长简单地说:长征路上,也和少数民族交流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穿破了多少双草鞋,已说不出个准数,但都是就地取材,自编自穿,可我这双“皮鞋”还好好的呢。
(选自《安徽文学》2022年第1期,略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塔克拉玛干的意思是进去出不来,进塔里木没有现成的路,塔克拉玛干被称为“死亡之海”等描述,都表明了此次开发探险的艰难。
B.小说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西域风物,如木轱辘大车、羊皮水囊、巨浪般的沙丘群、维族羊倌沙漠边缘牧羊等,带读者领略独特的西域风情。
C.小说中画横线句描写塔里木荒原的自然环境,绘形绘色,点面结合,运用比喻手法,凸显了塔里木荒原的毫无生机,为下文情节发展张本。
D.标题中的“皮鞋”即是实指塔里木探险队傅队长在探险过程中所穿、后来换取维族羊倌鸡蛋等生活物资的那双翻毛皮鞋。
8.傅队长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为什么要以傅队长讲长征故事为结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匈奴老上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虏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使奇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帝以中尉周舍、郎中令张武为将军,发车千乘、骑卒十万军长安旁,以备胡寇;而拜昌侯卢卿为上郡将军,宁侯魏邀为北地将军,隆虑侯周灶为陇西将军,屯三郡。上亲劳军,勒兵,申教令,赐吏卒,自欲征匈奴。群臣谏,不听;皇太后固要,上乃止。于是以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内史栾布皆为将军击匈奴单于留塞内月余乃去汉逐出塞即还不能有所杀上辇过郎署,问郎署长冯唐曰:“父家何在?”对曰:“臣大父赵人,父徙代。”上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巨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巨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上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间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私养钱,五日一椎牛,自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以为陛下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说。
(节选自《资治通鉴》第十五卷汉纪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以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内史栾布皆为将军/击匈奴/单于留塞内月余/乃去/汉逐出塞即还/不能有所杀/
B.于是以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内史栾布皆为将军/击匈奴/单于留塞内月余/乃去汉/逐出塞/即还不能有所杀/
C.于是以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内史栾布/皆为将军击/匈奴单于留塞内月余/乃去/汉逐出塞即还/不能有所杀/
D.于是以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内史栾布/皆为将军击匈奴单于/留塞内月余/乃去汉/逐出塞/即还不能有所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匈奴,古代蒙古高原游牧民族。秦末汉初匈奴强大起来,对西汉政权构成极大威胁,后来被汉军击败。
B.郎中令,古代官名,始置于秦,为九卿之一,掌宫廷侍卫。汉初沿用此称,后来改称光禄勋。
C.毂,本意指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可插轴,本文借指车轮或车。
D.爵,即爵位、官爵,指君主国家贵族封号。中国周代爵位分为“天子”“公”“侯”“伯”“子”“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匈奴入侵汉地,烧杀掳掠,侦察骑兵甚至到了雍地的甘泉宫,文帝准备亲征匈奴却遭到群臣和皇太后的劝阻。
B.文帝开明和善,面对冯唐当众侮辱他说就算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不仅不生气,反而向冯唐请教。
C.郎署长冯唐认为,文帝没有给予出征将军行使军功、封爵、奖赏的权力,赏赐太轻而惩罚却太重,对魏尚的判罚就是如此。
D.冯唐用上古明君派遣将军出征时的做法和言论来劝诫文帝不要武断统权,文帝最后高兴地接受了冯唐的批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发车千乘、骑卒十万军长安旁,以备胡寇。(5分)
(2)五日一椎牛,自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
张先①
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
彩绦朱索②新整。宿绣屏、画船风定。金凤响双槽③,弹出今古幽思谁省。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重听。尽汉妃④一曲,江空月静。
【注】①张先,字子野,北宋婉约派代表人物。张先四十岁中进士,曾在江南任吴江县令等小官,官阶品位与白居易的江州司马相似,遂有感于自身境遇写下这首词。②彩绦朱索,指五颜六色的彩带,泛指美人身上的衣饰。③双槽,指双琵琶,槽是琵琶等乐器上弦的格子。④汉妃,指汉代王昭君,传说她出塞时弹着琵琶。
14.下列对这首词上阕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作上阕炼字精当,一个“垂”字将原野、天空、水面连接起来,刻画了一幅江上美景图。
B.“柳径”二句写岸边柳荫小路上空无一人,柳絮随风飘荡不留踪影,写景率直,却有妙趣。
C.“汀洲”三句转向人物描写,人群伴着落日归来,美人衣带修长、袖衫轻薄,竞相采香草、拾翠羽。
D.“如解”二句写人登船,同时还描写景物,对前文的内容加以收束,为下阕抒情做好铺垫。
15.词作下阕是如何描写音乐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任职巴陵太守政绩卓越的句子是“,”。
(2)《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3)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折柳送别的场景令观众感叹:这是地道的中国式浪漫!在中国古诗文中,“柳”是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包含“柳”意象的诗句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北宋晚期天才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以概括的手法、精细的笔法、绚丽的色彩描绘了祖国的千里江山,是中国十大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以“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法构图,细致严密,。画中群山层峦叠嶂,山峰陡峭峻秀,山谷深邃幽奇;画中江河,溪流逶迤潺湲,湖水旖旎荡漾。山水之上有云霞缥缈、岚气升腾;山水之间有山树吐绿,鲜草泛青。画中有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桥梁,也有赶集、捕鱼、游玩等多种生活场景,画面既,又绚烂多彩,既磅礴雄浑,又旖旎妩媚。
2022年春晚,以《千里江山图》为背景改编的舞蹈《只此青绿》,一经登场,便惊艳全国。舞蹈《只此青绿》中的舞者发髻高耸,长袖飘逸,身段纤柔,形态曼妙;();舞者的舞步有时刚健遒劲,激越如军阵踏地,有时又柔婉婀娜,如杨柳拂风……准确地表现了《只此青绿》的“青绿”主题和意韵,展现了刚柔相济、虚实相间、动静互补、的中国艺术辩证法。舞蹈《只此青绿》以青绿的色彩、生动的舞姿和美丽的意象,把中国古典舞蹈之美推向到了极致。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错落有致烟波浩渺气象万千有无相生
B.错落有致水天一色五光十色音声相和
C.有条不紊水天一色气象万千音声相和
D.有条不紊烟波浩渺五光十色有无相生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长裙拖绿是舞者服饰的特色,如青翠山峦,如雨后蓝天,如幽静深潭
B.舞者服饰以长裙拖绿,如山峦、蓝天、深潭
C.如青翠山峦,如雨后蓝天,如幽静深潭的舞者服饰以长裙拖绿
D.舞者服饰以长裙拖绿,如青翠山峦,如雨后蓝天,如幽静深潭
19.下列各项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她轻轻地哼唱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
B.家乡的小桥名称美极了,像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
C.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
D.古老的钟发哑得敲了十下,十一下,十二下……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春分,全年第四个节气。“分”,《说文解字》解释为“别也”,就是用刀把东西切成两半。春分,这把切开时间的“刀子”,①?平分了春季,前后各一半;平分了昼夜,白天和黑夜长度相等;平分了寒暑,现了冷和热的平衡。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可不是正好平分了春季,平分了昼夜,也平分了寒署?节气的科学性可见一斑。
测节气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斗转星移”,观测入夜时分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来确定节气。第二种方法“立竿见影”,②。这两种方法都是将一年的时间均分成24等分,叫“平气法”。明代引进西方天文学知识后,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徐光启③,引入太阳黄道概念测节气。把360度的黄道分成24等份,每份15度,为一个节气,这叫“定气法”。
春分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古人“立竿见影”,最容易发现的是影子最长时的“冬至”和影子最短时的“夏至”。从冬至到夏至,中间点是“春分”;从夏至到冬至,中间点是“秋分”。“两至两分”,就成了最早发现的四个节气,构成了节气体系最基础的框架。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请结合材料,给“春分”下一个定义。要求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3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文化”可用四句话表达: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梁晓声
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
----泰戈尔
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在条件。
----毛泽东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如果文化亡掉了就会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南怀瑾
振兴中学将举行“五四杯·我心中的文化”演讲比赛,请结合材料,以该校学生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